新版资源天堂中文-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自拍-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-久久精彩视频|www.qxfls.com

2024-04-10 22:26:30“稻+”種養 穩糧增收


連日來,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雙蒙村稻蝦生態養殖基地,村民們一大早就忙著起蝦。他們取下固定在木樁上的籠結,收籠拉網,一只只肥美的小龍蝦便被撈出裝筐。

  “這批小龍蝦苗是去年12月15日開始投放,投放面積1150畝。經過精心管護,目前開始捕撈上市,預計成品蝦總產量超8.6萬公斤。”廣西羅城維軍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行總監辛文麗向記者介紹。

  2023年,該縣在小長安鎮、龍岸鎮、懷群鎮、兼愛鄉共建設7個“稻+蝦”模式稻田綜合種養基地,養殖面積4800余畝。通過種養互作,以稻促養、以養保稻,發展稻田綜合種養,形成優勢互補、資源綜合利用的農業新發展格局,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效益。

  近年來,羅城在傳統水稻種植基礎上,不斷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,優化產業結構,實施“稻+蝦”“稻+菌”“稻+果”“稻+油”“稻+菜”等“稻+”特色生態產業模式,最大化提升土地產值和效益,開啟致富新“稻路”。

  近日,在龍岸鎮珠江村黑木耳示范基地,一支支菌棒整齊排列,上面一簇簇黑木耳長勢喜人,村民正嫻熟地將其采摘下來放入桶中。據介紹,這批木耳是去年12月開始種植,共40萬棒。該基地今年第一批黑木耳已采收完成,共6000公斤,產值36萬元,接下來預計還可采三四批,總量約1.75萬公斤。

  2023年,該縣出臺政策,鼓勵以“稻+菌”模式利用冬閑田種植,或者利用庭院種植。對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連片面積50畝以上的,在食用菌大棚建設、基地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;對發展食用菌產業達到一定規模的個人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企業,給予菌棒補助,調動群眾發展食用菌的積極性。在政府部門的推動下,去年該縣冬種黑木耳超300萬棒。

  在該縣羅宜二級公路旁睡美人山,每逢周末或節假日,就會有不少游客、市民來到山下的草莓園里采摘草莓,體驗農家樂趣。據該草莓園負責人邱平光介紹,草莓園面積超5畝,2023年9月開始種植,12月初開園采摘,一直持續到現在。

  近年來,該縣在推進產業富民過程中,引導和扶持農民利用冬閑田種植草莓等水果,以“稻+果”模式實現增收。2023年,該縣東門、四把、黃金等鄉鎮的村民利用冬閑田種植草莓,發展觀光休閑農業,實現“一田多用、一地多收”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
  近日,四把鎮思平村的一處蔬菜種植基地,處處呈現出忙碌景象。村民們有的在采收蔬菜,有的進行田間管護。這是該縣積極引導群眾利用冬閑田發展蔬菜產業的一個縮影。

  該縣通過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打造蔬菜種植示范基地,流轉閑置土地冬種蔬菜,“稻+菜”模式讓冬閑田變成“聚寶田”,最終實現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益。2023年全縣蔬菜產量(含食用菌)20.37萬噸,同比增長10.35%。

  隨著天氣的回暖,羅城二級公路旁的油菜花競相綻放,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在四把鎮新印村、石門村,金燦燦的油菜花與整齊的民居構成一幅春天畫卷,吸引縣內外不少游客前來賞玩打卡。

  去年秋天,水稻秋收后,當地政府免費給群眾發放油菜種子,引導群眾在田間地頭種植油菜,以“稻+油”模式讓冬閑田“不閑著”。種下的油菜不僅在花開時為鄉村增色,吸引游客,待油菜籽成熟后,還可以采收榨油,秸稈則直接碾壓到土壤里作為有機肥,為農田添肥。

  實踐證明,相比傳統種植產出,“稻+N”特色生態產業模式可以讓同樣的土地實現2—5倍的產值。真金白銀的增收,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戶不想種、無力種的問題,有效防止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遏制耕地“非糧化”,實現了多贏。羅城積極探索拓展“稻+N”特色生態產業模式成果凸顯,目前已經在全縣因地制宜推廣實施,持續助力鄉村振興。